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大街小巷的餐馆,全部换成了被塑料薄膜严实包裹的消毒餐具。这种看上去便捷实用的消毒餐具,是不是真的如想像那样干净?其实,关于“消毒餐具未消毒”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。比如最近某市便曝出问题餐具,两家消毒服务企业的消毒池浮着厚油垢,工人竟然是徒手打包餐具和筷子。消毒餐具遭遇信任危机不是一天两天了,多位深圳市民表示,自己根本不知道哪些消毒餐具出自正规厂家,哪些是无牌企业的“山寨货”。普通市民应该如何辨别消毒餐具的真伪?平时外出吃饭,怎样做才能尽量保证干净?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副主任朱子犁。
三招可鉴别问题餐具
朱子犁认为,消毒餐具是否干净,其实有3个标准。首先,餐具上残留的饭菜、污渍、食客唾液等是否被冲洗干净。第二,冲洗餐具时,必然会使用到清洗剂或消毒剂,漂洗过程若不充分,餐具上将大量残留清洗剂、消毒剂。第三,经消毒过的餐具,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,运输过程是否干净,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。市民仅凭肉眼判断消毒餐具是否干净,是十分不保险的,只有相关部门的监管,才能根本杜绝问题餐具的出现。但是,市民也应该掌握辨别问题餐具的方法。
首先,要观察餐具本身有没有明显的破口或裂纹。正规消毒餐具是能够经受反复高温消毒的镁质强化瓷,产品强度高,耐碰耐撞,外观釉面光亮,使用寿命为普通陶瓷的3至5倍。而普通瓷器经瞬时剧烈冷热变化,很容易产生裂缝与破损,既不便于清洗消毒,又易藏污纳垢。
第二,可观察消毒餐具的密封膜内有无水雾,或打开后餐具本身有没有水痕。正规消毒餐具都是经过高温消毒烘干,不会有水;一旦消毒餐具发潮、密封薄膜有水雾,卫生状况便值得怀疑。消毒餐具时还应标明消毒公司名称、地址、消毒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,一般消毒餐具的保质期为7天。
第三,要用手摸餐具有没有滑腻感。合格的消毒餐具不但不能有任何渍迹,摸起来的手感也应该是涩的,而不是滑腻感。有滑腻感的餐具,除了油迹残留外,还可能残留了洗涤剂、消毒剂。
涮洗不仅是心理安慰
很多市民表示,尽管有辨别标准,可是一旦外出就餐,只能接受这种消毒餐具。记者了解到,大多数餐馆愿意使用消毒餐具的原因是,花上1元钱,就不用自己再请勤杂工洗碗,额外支付其月薪,此外饭店的用水也省去许多。除了成本降低外,食客基本要为每一套消毒餐具支付1元钱,而消毒餐具的成本价大多只有五六角钱。既省钱,又赚钱,对于餐馆老板来说,何乐而不为呢?
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,市民还能做些什么?很多人的习惯是,在餐厅用餐时,用茶水把碗筷冲洗一遍,但一直被认为是“心理作用”。朱子犁否认了这种说法,他甚至赞成市民多用茶水把碗筷涮两遍。
朱子犁介绍,涮洗当然不是人们想像的消毒。完整的消毒过程,应该是开水煮沸状态下维持15分钟。涮洗的最直接作用,是可以清洗掉残留的洗涤剂、消毒剂。消毒餐具的水平参差不齐,来源渠道也不清晰,有些不良企业难免在漂洗过程中,采取节水的措施,从而使洗涤剂等残留在餐具上,而这些对人体都是有害的。同时,涮洗也能去除一部分的病媒微生物,可降低“山寨版”消毒餐具的有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