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●过期卫生筷易发霉,可能含有会致癌的黄曲霉毒素
●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卫生筷包装上必须标注保质期,但记者发现能执行此规则的卫生筷寥寥无几
●专家提醒,餐前用开水洗刷餐具碗筷,消毒事小,清除残留的化学洗涤剂事大
在天河上班的赵先生是快餐店的常客,几乎每天午餐都会使用一次性卫生筷。然而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:这双筷子过期了吗?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绝大多数人在使用卫生筷的时候从来不关心“保质期”。但其实早在2006年,国家质检总局就明确规定,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保质期或有效期。但目前市面上的卫生筷上却根本不见保质期的踪影,这些筷子是否在“超期服役”根本无从得知。
专家指出,过期卫生筷容易发霉,而霉斑中可能含有的“黄曲霉毒素”具有极高的致癌风险。
对此,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醒,市民在使用餐具前最好用开水烫一烫。“尽可能地把过期卫生筷上的霉菌和残留的化学物质冲洗掉。”
调查:
卫生筷大多没标保质期
“筷子也有保质期?这个我还真不知道。”在一家面馆进餐的赵小姐拿起商家提供的卫生筷,面对记者的提问一脸讶异。据了解,目前广州中档以上餐厅大多使用反复消毒的餐具,但小吃店和早餐摊上,几乎全部使用的是一次性筷子。日前,记者走访了广州人民中路上的多家中小型快餐店和面馆,发现这些商家使用的全部都是卫生筷,有些有独立包装,有些则连包装都没有,直接插在盒子里供客人取用。而即使在那些档次比较高的连锁快餐店内,即使卫生筷有独立包装,看上去质量还不错,但包装上也只是简单地印着“已消毒”和“卫生筷”等字样,全部都没有标注任何有效期、保质期和生产日期,而且大多数没有注明厂家、厂址。
很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表示,他们很少关注卫生筷有没有保质期,也不知道用了“过期”的卫生筷有什么危害,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拿起来就用。
国家规定:
卫生筷保质期仅为4个月
事实上,国家对卫生筷的卫生标准早就有明确规定。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洁仪介绍,卫生筷属于“一次性食用具”,我国一次性“卫生筷”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,在每箱制品上应有制造厂厂名、出厂日期、保质期等标志。而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《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》中则明确规定,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生产日期,而且规定“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,超过保质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”。
专家说法:
发霉卫生筷有致癌风险
何洁仪分析,国家之所以对卫生筷提出了保质期的要求,是因为制作筷子的木材或竹材里包含一定的水分,虽然加工工程中的烘干步骤会使大部分水分蒸发掉,但始终会有一些残留,再加上受存放环境的影响,卫生筷时间一长很容易发霉,尤其是那些没有外包装的卫生筷。
专家说,发霉的筷子里含有各种霉菌,有可能产生“黄曲霉毒素”。众所周知,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,而黄曲霉毒素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。像一些长期在外面就餐的白领,几乎每天都要使用卫生筷,碰到发霉筷子的几率就很大,长此以往会严重危害健康。
而据一位从事卫生筷批发生意多年的“行家”透露,许多小作坊生产一次性“卫生筷”时添加硫磺漂白,有的还会用双氧水消毒,用石蜡抛光。据何洁仪介绍,虽然二氧化硫、滑石粉均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,但关键是使用时一定要用“食品级”的添加剂。但如果企业的制作技术不过关,这些化学物质残留量的超标就在所难免。对此,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子敬指出,用硫磺熏蒸过的筷子,如果残留的硫化物超标,人体长期摄入会对肝脏和肾脏功能造成损害。而双氧水若残留超标,很容易损害人体的抗氧化能力,使得人体提早衰老。同样,如果超标严重,而又长期摄入的话,会导致基因突变,给人体埋下致癌的风险。
警惕餐具洗涤剂残留
而何洁仪更提醒,最近几年在不少中小型餐馆兴起的“消毒餐具”其潜在风险不亚于过期卫生筷。“关键是那些残留在碗筷上的洗涤剂。”个别消毒企业为节约成本,往往不会对用洗涤剂清洗过的餐具冲洗得特别透彻,残留的化学洗涤剂成了人体健康最大的敌人。
据了解,广州的卫生监督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,提高餐具集中洗消企业的水平,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。
专家提醒:
餐前先给碗筷“洗个澡”
专家指出,如果在一次性餐具上出现明显的非木头本色的斑点,没使用就潮湿、变形或是有明显的酸味,就是受污染了,不可再使用。
专家提醒,市民要在日常生活中完全避开超期服役的卫生筷实属不易,所以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在使用卫生筷之前先对它们做一个“二次处理”。例如用清水或开水清洗筷子表面,减少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残留;去除筷子表面的霉菌。同时,在使用卫生筷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:
一、看筷子的外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的名称、商标以及联系方式,最好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
二、一次性竹筷要选黄绿色的,过白、过黄都不太正常。
三、筷子受潮后可能发生弯曲变形,甚至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,比如小黑斑,那表示可能发霉变质,不要使用。
四、如果筷子用硫磺熏过,会有一股淡淡的酸味,最好也不要使用。
上一篇: 常见餐具的健康隐患 |
下一篇: 警:貌似很卫生的七个习惯 |